资源与环境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概况 > 院系新闻

实地探索,学以致用——2022级地理科学专业自然地理综合实习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11日     作者:资源与环境学院     字体: 浏览次数:

分享到

  为培育学生地理综合思维,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巩固自然地理野外考察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以便更加深刻地理解自然地理各要素、各地域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我院2022级地理科学专业的学子们于7月开展为期5天的自然地理综合实习。本次实习路线为西昌—金口河大峡谷—瓦屋山—成都自然博物馆—西昌,带队教师为黄仁波、余江、李群、王偲瑞、李亚鹏、赵云六位博士。

  一、金口河大峡谷

  7月6日,学生从西昌学院北校区出发,于中午抵达乐山市金口河大峡谷,经过短暂休整后,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开展了金口河大峡谷的自然地理综合实习。金口河大峡谷是典型的V型峡谷是大峡谷的主导特征。其中岩石形成于5.5亿年前,揭露了从震旦系白云岩到二叠系玄武岩的地质剖面。峡谷两侧有“刀砍状”和“葡萄花边”状的白云岩以及栉壳状白云岩。在大渡河同心桥上,学生运用指南针等工具判别并记录河流流向,观察河流下切及谷坡特征。

  结束后,全体实习师生参观了铁道兵博物馆及重走了精心铺设的成昆铁路建设历史铁轨,缅怀铁道兵“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英雄事迹,感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铁道兵精神,学习“忠诚担当,令行禁止”的优良传统。

  二、瓦屋山

  7月7日至9日,2022级地理科学专业自然地理综合实习组到达眉山市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展为期三天的野外实习。首先,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瓦屋山之行的第一站——雅女湖,对雅女湖的植被和水文进行实地考察。雅女湖又称瓦屋山水库,位于瓦屋山麓。海拔1080米,水域面积达15平方公里,湖长19.04公里,湖宽13.31公里,水均深16米,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发电、养殖和旅游等综合利用的人工高山湖泊。湖泊周边生态环境优美,植被丰富,群落结构复杂,除人工种植的向日葵外,原生地植被以禾本科及杂类草等多年中生草本植物为主。

  其次,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瓦屋山之行的第二站——瓦屋山,瓦屋山区域内气候、植被、土壤、水文地带性明显,地质地貌特征丰富,是开展自然地理综合实习的理想场所。瓦屋山被誉为“人间天台”,其桌状的断块山形态,让人惊奇,是新生代以来被断裂围限强烈抬升的断块山地,顶部为玄武岩。瓦屋山垂直气候带明显,植被类型多样。在瓦屋山实习期间,同学们用脚丈量瓦屋山,用眼观察瓦屋山地形地貌,用心聆听自然之韵。秉承“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精神,努力成长为新时代地理学学科建设的时代新人。

  三、成都自然博物馆

  7月10日,实习队伍来到了本次实习最后一站——成都自然博物馆。博物馆分为地质环境厅、矿产资源厅、龙行川渝厅、恐龙揭秘厅、生命探源厅、缤纷生命厅等6个常设展厅。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师生沿6个常设展厅依次参观,并就所涉及到的自然地理内容进行了探讨并生命演化的进程,进一步增强对综合自然地理的认识,提高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先”。在本站实习考察中,2022级地理科学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地理实践,在实践之中求真求知,不断提高专业水平与地理实践能力。

  撰  稿/余  江

  图/刘思伶、马永焜、杨谨源

  核  稿/周俊烈

  责  编/刘运伟

上一篇:
下一篇:

打印本页 关闭



地址:四川省西昌市北工业园区西昌学院(北)

联系电话:0834-2582972

邮编:615000

网站维护:西昌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管理员信箱

邮箱:zyyhj@xcc.edu.cn

Baidu
map